99随便语:自古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二者不可偏废,幼儿园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杀猪场面虽有些血腥,却也无须回避。
1月19日,湖北巴东市野三关福娃娃幼儿园创始人,向宏茂老师现场操刀,给全园孩子讲解杀猪知识,让孩子们体验杀猪过年气氛。
幼儿园园长黄凤黎表示,当地有杀年猪的风俗,代表吉祥如意。幼儿园里的都是当地孩子,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据悉,这头猪是幼儿园自己喂的,活动事先在群里告知家长,家长们没有异议。
幼儿园此举会引起公愤吗?
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是生活在虚幻的童话世界里,他们同样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现实。
尤其像野三关这样的山区小城镇里,民风淳朴,和许多大城市里有不同。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们,平时连亲眼看见杀只鸡也不可能,就更别提杀猪这种大场面。但小城镇里的孩子不同,他们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紧密一些。
所以,幼儿园园长黄凤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幼儿园里都是当地的孩子,没啥不良影响。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童话城堡里呢?
幼儿园的孩子,大约在3~5岁之间,这些孩子正处于尝试了解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的阶段,他们同样有权了解这个世界的 真实状况。
现场杀猪,自然会有一些流血场面,但如此热闹的场合里,孩子们几乎不会有害怕的感觉。
至于血腥,基本可以无视。
这一点血腥场面也害怕,等这些孩子长大,当他们面对更加残酷的人生时,难道他们只能唯唯诺诺,当一个可怜虫吗?
对待孩子,应当因材施教。
大城市里的孩子有大城市里的活法,不能强行要求,小城镇里的孩子是同一个标准。
总的来看,大城市里的孩子接触面广,却比较娇气。而小城镇,乃至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知识面上要狭窄一些,却在个人的吃苦精神方面,稳压城市孩子一头。
假如,小城镇孩子在他们成长期,也学大城市孩子那样,变得非常娇惯,一点血腥场面见不得,一点苦不能吃,那么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那样的话,小城镇孩子的前途堪忧,他们的竞争力会进一步降低!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孩子,我们不应当拿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应当做到因材施教,才是正确的做法。
小城镇里的孩子,农村里的孩子,穷苦人家的孩子,就得皮实一点才好。
这个我认为可以的,一般须避开捅刀,抽刀,放血这一段恐怖过程即可(以免血腥场面幼儿不适,引起幼儿恶心等,和某些阴影)。
在上世纪农村长大的孩子,幼儿时期基本上都见过这场面,有些胆小的,父母会抱着避开幼儿见捅刀,抽刀,放血这一环节,也有的带着幼儿转过身子,在地上烧香,以敬畏生命的,其余过程会让孩子们观看,时而逗乐的,并没有什么不适。反而孩子们知道了要过大年了,要庆丰收了,可以快乐的吃上猪肉了。
以前,农村出身的孩子,会常常与自家养的猪接触,或父母带着喂食,或帮切猪草食的,或在地里拣坏菜叶回来给猪食。那时父母会教许多知识给孩子们,所以,农村以前出来的人知识面广搏。并勤奋,乐于工作。
现在,养猪的少了,基夲上集中了,城市里的孩子只见过猪肉了,真的难见到猪跑,难得在电视上,手机上见见,许多动画片中见见,对猪的了解太少,知识面过窄,生活乐趣都没了。
记得头一次带我孙子下乡。孩子见到草地里,别人暂时放出来的猪(清洗猪圈),竟然吓哭了,摸我手机要打110报警,我都一脸盲然,不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吗?还玩过打熊的游戏的,一见实物就B了。猪又不侵袭人的。
所以,让幼儿园的孩子见见实物,讲解一些知识,是无可厚非。稍做避开那段过于恐怖血腥的(捅刀→抽刀→放血)即可。
合适!
接到这个问答的瞬间,让我突然想起那个日本学校组织小朋友参观活杀鲸鱼的视频。正如我想象中的一样,果然我们的同胞都是一边倒的反对和抗议的声音。大家众说一辞,无非是血腥或者残忍。
白岩松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死亡教育!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他在担任国家卫计委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来自蒙古族,所以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汉族同胞如此忌讳谈论死亡。草原上的父亲走了,吃饭的时候摆一双筷子,母亲唱一首歌就代表过去了。生命来自自然,死亡回归自然。自然,成了草原上受人尊敬的力量。而死亡,只是自然中的自然现象。
人类尚且如此,何况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猪狗牛羊呢?
但是,我们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恐惧和敬畏死亡的。因为对死亡的未知和无知。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念珠,对死亡不敢正视。而亲眼见证一个活生生的动物在眼前被杀死的过程,不要说小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觉得不可接受。美其名曰,因为我们善良。
但真正的善良是尊重生命,包括尊重生命消逝的过程也就是死亡。杀鯨鱼或杀一头猪从动作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区别只在于前者数量较少需要保护,而后者仅仅是为我们提供餐桌上美味的食物。
反对者说,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杀猪的过程血肉模糊会将他们吓到。正如同他们说日本小朋友参观活杀鯨鱼时还有说有笑,都是一群怪胎不可理喻。可是如果抛开动物保护的前提,他们也应该知道杀鯨是日本的一项传统,就像我们中国过年要杀猪一样么?
只有正视死亡,重视死亡教育,才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意义。不忌讳死亡,多谈论死亡,才会形成我们精神上的免疫力。从而更加尊重自然,尊重科学。
生命有开始,必然就有结束。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人与动物,在自然规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同的是各自的价值有高有低。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猪狗牛羊则处在食物链的下游。仅此而已!
现在看来幼儿园的孩子也许太小,但是如果我们的死亡教育提前规划提前开始,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还是年龄大小的问题吗?过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过年杀猪也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活动。借此作为死亡教育的题材,我很庆幸有这样的校长在做一些尝试。为他点赞!
看了这个新闻、我真的非常想骂人。万万没想到、幼儿园本应该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珍爱小动物之类的、怎么可以叫孩子们去看杀猪?太血腥太野蛮太恐怖了。这个幼儿园到底想干什么?想把孩子带到哪儿去?这是什么教育方法?
幼儿园本应该讲些小猪猪、小白兔、大灰狼……等等童话故事、让孩子们的心里充满爱。这个幼儿园却叫孩子去接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被杀、去接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垂死之前的挣扎,这个幼儿园难道是想教育孩子们要冷酷、要残暴吗?这个幼儿园太没有人性了。
我对这个幼儿园的这种行为表示愤怒、我要强烈谴责这个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方式。
简直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那时我大概七八岁,我妈带我去菜场买菜,买了两只鹌鹑,让卖鹌鹑的人现场杀。。。卖鹌鹑的是一个腆着肚子的胡茬大叔,套着一条沾着血污和羽毛的白色围裙,一手就从往兜里掏出一只鹌鹑,按住头,用钉子在鹌鹑的皮上划了一小道口子,布满沟壑的大手使劲一扯,鹌鹑的皮就撕了下来,只剩下一个滋滋冒血光溜溜的肉体,还在进行生命最后时刻的无畏挣扎。
大叔握着鹌鹑,又用钉子划开了鹌鹑的肚子,把内脏全部掏出来,掏干净,最后只剩下一幅骨肉架子,鹌鹑也终于不动了。
七八岁的我看到如此残忍的一幕,如遭雷击,整个人浑身颤抖,然而我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大叔把鹌鹑丢到塑料袋里面,递给我妈,又把手上罪恶的血污擦到他那条白色围裙上,熟练的从我妈手里接过钱,笑呵呵的送我们离去。
从那以后,我就不怎么吃禽类,特别是鸡汤鸭汤之类的,一碰就会吐。至今我做菜只能做素菜,一旦碰到肉类,我的手一碰到肉就会浑身颤抖,完全克服不了心理上的恐惧。
关于现场杀猪这件事儿,大人们以为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很可能已经超超越了他们的心理底线。鬼知道这种屠杀会在哪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心理阴影,又对他的人生有多大影响呢。
这么小的小孩,能记住什么猪的生理结构和杀猪的手法呢?他们能记住的,无非是这只倒霉猪的惨叫和绝望的情绪,这到底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而且这对于师生关系,也是有影响的。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就这样化身为一个残忍的屠夫,以后这些孩子要如何面对老师呢?只怕以后向老师一瞪眼睛就能把小朋友给吓尿了吧。
我是无良HR,关注我,最新的职场观点将不断为您推送。
这让我想起来这样一段话:“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这是真的仁慈吗?
有人会觉得可以杀猪,可以吃猪肉,但是不能让孩子围观。不仅觉得孩子围观不好,成年人也最好别看。这个如果成年人接受不了!就觉得孩子同样就接受不了!事实上孩子真的接受不了吗?我们不能说600个孩子全部都能接受,毕竟还有放血那个场面,有的人天生晕血。
(考虑到有人看不得血腥场面,图片做了处理,但还是提醒胆小的慎入啊。)
在我的家乡,年前也会杀猪宰鸡,我从小就看,杀猪宰鸡的步骤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小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都不好,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不杀猪哪里来的肉吃?所以那个时候我甚至特别期待杀猪,猪杀了以后,有的大人还会把猪尿泡当做气球吹起来让孩子们踢着玩儿,三五成群嬉笑打闹,那是过年终于有肉吃的热闹气氛,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什么血腥、暴力、恐惧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呢?正是因为当时我周围的成年人都表现的淡定勇敢,而且还充满了终于可以吃到猪肉的期待之中,我们这些孩子才会觉得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也便不会有什么反应过激的行为。
说实话,我是有点害怕的,因为杀猪第一步是放血,猪会挣扎嚎叫,小女孩都是捂着耳朵眼睛不敢看,但是杀完猪以后,又没什么可害怕的。屠夫把肉切成块,父母拉回来全部放在客厅里,我晚上虽然不敢往客厅里去,但是肉煮熟以后,我还是照样该吃就吃,一点都不少吃。我的邻居家是杀猪卖肉的屠户,他家一儿一女从小帮忙杀猪卖肉,磨刀霍霍的,现在也都成家立业,过得幸福美满。当年同我一起看杀猪的小伙伴们,并没有谁长大成人后出现什么心理变态等问题。反而从小我爸用老鼠吓唬我,导致我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害怕这种生物的不得了,看一眼直接能吓得晕过去,所以《精灵鼠小弟》、《美食总动员》等动画片我到现在都没看过。所以说杀猪这件事本身并没想象中那么可怕,那么难以接受。反而是成年人过度渲染的恐怖气氛才会影响孩子。
由此可见,杀猪这件事你若是放在人道主义层面上去看,我也不去否认它真的特别残忍!那么肉联厂杀猪据说都是电死以后再杀,眼不见心不烦,这样是不是就不残忍了呢?之所以觉得不残忍,只是因为你没看到而已,但适量引导讲解,宰杀变成了另一种事情,就不必再继续纠结。
由此可见,杀猪这件事以及其它我们所担心的问题,主要是由家长的态度来决定的。家长看淡这事,孩子也便没什么恐惧的。家长的反应影响了孩子的反应。如果家长表现的颤抖恐惧焦虑气愤,孩子会收到这个信号认为这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我应该同妈妈或爸爸的表现一样才行,看了杀猪,我感到恐惧害怕焦虑气愤了;如果你表现的淡定,孩子也会收到信号,表现淡定,从心里也不觉得杀猪有什么好怕的。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猪是学校养的,杀猪为了吃肉,顺便给孩子科普一下解剖知识,本意是好的,但是老师处理的方式实在是简单粗暴。虽然大部分孩子都可能不害怕,还会带着好奇兴奋的心理去观看,但是我们不排除有一小部分孩子还是会有恐惧心理。人家杀猪是习俗,就是孩子们不在学校观看,还可能在家里看到同样的景象,那个时候如果没有老师讲解引导,看了就是看了,什么也没有学到。胆大的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胆小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忽略对他们心理引导的疏解。
就像我开篇说的那段话的故事出处似的,齐宣王看到牛要被牵走杀掉祭祀,不忍心牛被杀时颤栗,让人把牛放了换成羊。这是真的仁慈吗?很多时候事情都是我们太想当然了,孩子们到底怎么想的?有谁真正不戴有色眼镜,平心静气的去和他们讨论了呢?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有的孩子真的被吓到了,有的孩子真的表现淡定勇敢了,那么家长接下来要怎么介入,对于胆小的那部分孩子怎么开导想好了没有?
不要揪住一个幼儿园围观杀猪的点不停放大,而忽略眼下更重要的事情。
首先说说正面的,幼儿园创办人希望给孩子来个亲身体验过年气氛和讲解猪的生理构造,这个初衷还是好的。此外,这位老师能够明白早期教育对于孩子大脑甚至是一生的教育教育作用,教育理念还是挺先进的。这些是值得肯定的。
问题在于,目的很好,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也要考虑一下?
给全园孩子们进行杀猪演示,是否考虑了血腥场面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以及对于生命尊重方面的教育?
第一,这种当中杀猪的血腥场面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不仅会马上给孩子一些暴力血腥的刺激,而且,大脑确实会有记忆和适应功能。幼年时期的刺激,印象更是深刻,还可以用一个词 ——“洗脑。” 幼年大脑受到的许多刺激和因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甚至不得而知。
我自己5、6岁的时候在幼儿园中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幼儿园里养了很多可爱的小兔子,我们还经常去参观和喂食。但是某一天,我偶遇幼儿园厨房杀兔子(注意:不是老师组织孩子观摩,是正好有事路过),而且是直接用木棒把兔子敲死,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很难想象平时还亲手喂过的小兔子,是这么惨死并成为我们的盘中餐的。所以心里小阴影绝对是有的。
而我自己的经历和这种现场杀猪的场面我觉得都无法相提并论。兔子很安静的,而且我也只是短暂地临时路过。而整场孩子们都站在那里观摩,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垂死和无助。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绝对不应该提倡。
第二,这种现场观摩的方式,不利于教育孩子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养了猪确实就是为了供给我们人类吃的,每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等级不同,会有各自的位置。这本是自然界的常识,也确实是孩子们应该知道的。
但是,孩子也应该学会,即使是我们的食物,当一条生命逝去的时候,应该对其怀有感激之情。至少现场观摩一条生命的垂死并津津乐道,是不应该提倡的。尤其不适合幼儿园孩子!
第三,作为父母,要行使好自己的监护权。
看报道说,幼儿园事先已经告知了父母。这样看来,是经过了父母的同意的。那么,作为父母,在必要的时候,该行使自己的监护权就要充分行使。不同意的可以和园方沟通,或者那天可以选择不让孩子参加等,从而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刺激。
总之,我个人认为活动的初衷很好,但是这种以现场屠宰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幼儿园孩子还很小、这么血腥的场面真的适合在这么多的孩子面前演示?这么残忍的做法真的适合和过年的喜庆联系到一起?我有些怀疑。
我小的时候、我妈曾经送给我一只小绒鸡仔。那时的孩子没有什么宠物、一只小绒绒鸡仔能带给我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每天放学、我都会到巷子里的树丛抓那种叫做“豆虫”的白绿相间的虫子来喂小鸡,我走到哪里、小鸡跟到哪里,在我们居住的大院里一时成了一个风景。
小鸡很快长大,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大大的鸡翎子、红红的脸、漂亮的羽毛,每天早上我在他高昂的啼鸣中醒来、吃了早饭去上学。
某天黄昏放学、捉了好几只肥肥的虫子一路跑回家、走到院子里、没有迎上来的大公鸡、而是一地的鸡毛、一碗刚刚凝固的鸡血和一只带血的菜刀。水龙头的水正冲在剃光了羽毛的大公鸡身上,泡好的蘑菇什么的告诉我、陪伴了我半年的大公鸡就要变成全家的晚餐了。我哭着冲进我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我什么也没吃。
从那以后、我没喝过鸡汤、也不吃鸡肉,每次看到鸡肉相关的菜肴、我就会想起那只给我的童年带来过很多快乐的大公鸡,什么美味都无法下咽。最终,我变成了素食主义者,直到今天。
血腥的场面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是深远的,暂时无法估计的。我问我刚刚过了14岁生日的女儿,如果学校演示杀猪什么的她会参加吗?在美国长大的她说,这样的学校在美国估计要关门了。粉色的小猪在美国是宠物的形象、要在孩子面前杀死、开膛刨肚展示给孩子、估计会成为美国头号新闻。
别把一些残忍的演示打着传统的旗号强加给孩子好吧,尤其是600多个年幼的幼儿园孩子。
【新闻背景】1月19日,湖北巴东野三关福娃娃幼儿园的创始人当众操刀,给园区孩子们讲解杀猪知识。穿白大褂的男子拿刀切开了猪的身体。
(图片来自网络)
一头猪被白大褂男子用刀分解,他还拿出了猪的内脏器官进行展示。园区的孩子们都挤在台前观看这些场景,非常喧闹。幼儿园表示,杀年猪是当地风俗,事先已通知家长。
(图片来自网络)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上了巴东县野三关镇福娃娃幼儿园的园长黄凤黎,黄园长表示,当地有杀年猪的风俗,代表着吉祥如意。而关于部分网友的质疑,她觉得,这是地方风俗,孩子都是当地的,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用解剖学的角度引导孩子去认识猪的一些结构和器官,这为他们以后的生物打下了基础。”
黄园长告诉记者,这头猪是幼儿园自己喂的,“我们孩子吃的猪就是我们自己养的”,“杀猪”这个活动也事先在群里告知了家长,家长也没有异议。“提前告知了家长我们要举行活动,下午邀请家长来开家长会,然后请孩子们吃团年饭,没有任何问题的。”
看到这种新闻,估计很多家长都会质疑幼儿园这种行为是在作秀,幼儿园这种做法会容易引起公愤!
说实话,如果把讲解杀猪的知识放在小学生面前去展示,我想大部分家长就会理解多了。
但这种杀猪的血淋淋的行为呈现给幼儿园孩子们观看时,家长们为什么就接受不了呢?
那是因为我们想给这种年龄段的孩子多呈现一些美好的事物,保护他们的童真,让他们的童年里只有欢声笑语。
可是,童年不是童话,不能只让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世界里,还要让他们知道真实的生活是怎样。
在女儿两三岁时,我就经常带孩子出入菜市场,在这里不仅仅可以感受人生百态,也间接的让孩子认识各种食物,而不是成天只看懂卡片,却不知道它们真实的样子。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有时就会驻足各种肉摊前,小指指着各种部位问我是什么,我从不避讳的告知她“这都是猪身上的部位,猪这个动物一身都是宝,吃啥补啥!”,她就会很疑惑的问“为什么要吃呢?”,往往这个时候就是给她灌输知识最好的时刻。
可能有些家长会不赞同我的观念,会觉得让孩子看这些血腥的东西抹杀了孩子的童真,但我想让孩子知道,动物世界里有动物们的食物链,人类有人类的食物链。
春节是中国人普天同庆的大日子,自古就有宰鸡宰羊的习俗,为了庆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把能吃的都准备上了。幼儿园想让孩子们感受下过年的气氛,想法是好的,但如果是让家长陪同去观看可能要好些,这样能减少孩子们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其实,给孩子们讲解猪的身体构造就好,无需要当着孩子的面现场宰猪,这种演示放在小学生的面去展示可能会好些。
最后,我想说孩子们的童真需要保护,但看杀猪这种行为无需大题小做,怕的是“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那才叫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