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邀请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在自己面前发脾气感到头疼,但其实包括父母在内,所有人都有情绪,区别只在于会不会在人前表露出来而已。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越亲近的人面前,越容易表露出情绪
所以只有孩子心理上感觉跟父母贴近,才敢于表现出各种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
例如愤怒、悲伤、恐惧等等
只有当孩子在父母面前有绝对的安全感, 才有可能在父母面前表达真实的情绪。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的情绪很少,或者只是表现某种单一的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反倒是应该注意是不是亲子间的相处出了问题。
父母也需要注意,自己是否不许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或者当孩子表现某种情绪的时候就打断或者制止。
比如说中国的很多家庭是不允许孩子哭的,尤其是男孩子。但是在不允许哭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数不会表达情绪,喜欢冷暴力,内心压抑、痛苦。
为人父母,其实也需要去不断的学习,而不是指望一个几岁的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生而为人就是有各种情绪。
学会去引导而不是阻碍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对于父母来说,大概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撰文/京华合木
中国幼教行业综合服务专家。
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哈,爸爸妈妈们不需要太过焦虑。
首先,根据大脑发育特点来说,人类的前额叶控制高级的情绪处理。
但是前额叶要到十几岁甚至二十岁才会发育完成。所以小孩子其实并没有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直接调用的就是爬行脑(原始脑)。这意味着孩子们对于情绪的处理趋于应用直觉。
任何让他们感到可以通过发泄而舒服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们的法宝:打人、骂脏话、摔东西、破坏......
其次,在我们观察孩子行为的时候,要去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很可能孩子这时候是抱着一个错误的目的。当他的错误目的消除了,他的坏情绪、打人骂人这样的行为也就随即消失了。
这也是正面管教一个重要的内容。家长通过自己的感受可以判断孩子的行为背后,到底抱着什么样的目的。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孩子进行调整,孩子的情绪就会好转。
了解了孩子发脾气背后的秘密,咱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1)4岁以下
4岁以下的孩子对我们所谓的“道理”几乎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为主的方式,加以绘本故事辅助,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2)4岁以上
4岁以上的孩子理解能力更强一些,可以通过共同设置“冷静角”,并不断练习,来帮助孩子梳理不好的情绪,同时告诉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谁都可能会生气。正视自己的坏情绪,通过合理的途径发泄出来,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和掌控者。
这里需要家长们注意几个个问题:
A.“冷静角”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见,包括地址的选择是在客厅还是卧室还是哪里?装修成什么样子?等等。
B.去不去“冷静角”,一定要由孩子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家长命令孩子去,这个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有助于孩子情绪管理的绘本,推荐下面几个: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我的情绪小怪兽》、《杰瑞的冷静太空》。
相关的动画电影,推荐《头脑特工队》。
总之,需要正视情绪,拥抱情绪。情绪是作为人类很正常的事情,而不需要刻意去回避或者压抑。通过一定的方式来管理情绪,疏解情绪,才是好的方法。
理智对待,不要生气,什么都会有一个过度,循序渐进,才能做到最好。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孩子在两岁左右
,就开始有一些非生理需要(生理需求指的是渴、饿、不舒服等)的情感诉求了!
如果情感诉要得不到满足,就会闹情绪!
闹情绪的具体表现一般有这么几种:大哭、大喊、扔东西……
家长或乣儿老师碰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我的经验是,首先要自己保持冷静理性,不能因为孩子闹情绪就认为孩子是蛮不讲理,自己先着急上火了!
再就是要用心,用心观察、用心分析、用心交流!
我家二宝现在三岁多,也经常闹情绪,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首先把他抱在怀里,然后一边轻轻拍几下后背,一边轻声询问:怎么了宝贝?
一般,温暖的怀怉会令孩子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孩子稍微安静了,就要耐心给孩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的在意和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做家长的要反思自己!切忌给孩子贴一个“蛮不讲理”的标签!
记得儿子两岁左右那个阶段,有一次,儿子让妻子陪他玩积木,但那天妻子恰好有工作需要处理,玩的过程中妻子会时不时的看手机……妻子到餐厅那边接了一杯水,回来手机就找不到了,儿子也不讲话,也不玩了!直到一个电话过来,循着手机铃声才发现手机在沙发后背和墙之间的旮旯里,并且屏已经裂了……
通过耐心的沟通,得到的真相是:原来,儿子认为手机老是夺走妈妈,不能专心陪他,所以就有情绪了,趁妈妈倒水的空,给她藏了起来!
那之后,我们夫妻在陪孩子的时候,一般都会把手机放下,若真有非常重要的事,也会事先给儿子讲明白再拿手机。
总之,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摔东西、故意捣乱等等,都是希望能令家长注意他、关爱他,
所以,处理乣儿的情绪,一个字:爱!
爱,是人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
亲爱的们,对孩子,用心拿出你的爱,陪伴孩子一天天长大,相信你也会一起成长的!我是育儿领域创作者桐庆的爸,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我们大人有情绪也一样希望有人能理解,更何况是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慢慢的管理情绪
谢谢邀请
当孩子发生不良情绪的时候,都是想让大人理解他,关注他,或者通过情绪达到某种不被认可目的。
这个时候大人不要针尖对麦芒的把孩子的不良情绪给打压下去,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
可以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有不良情绪,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都是大人做事情不到位,只是大人不自知而已。如果孩子的要求不过分,可以满足,那就告诉孩子,为什么能满足他。如果要求不合理,那么大人首先要稳定孩子情绪,然后再讲道理。
那么怎么稳定孩子情绪呢,大人可以先抱抱孩子,告诉他,我知道你很难过,你不开心,让我们先一起去玩儿一会儿球怎么样?就是他平时喜欢玩儿的游戏或玩具都可以,总之把注意力先引到别的上面,估计孩子玩儿一会儿就忘了刚才的烦恼。
还有一点大人得注意,就是不能因为孩子闹情绪就没有原则,定下的合理的规矩一定要遵守,不要嫌麻烦,虽然对付孩子的坏情绪是很浪费精力的,但是只要坚持下来,不管对孩子还是大人都非常有益。
幼儿有情绪非常正常,不论是对于幼儿园老师还是家长来说,都应该多给孩子些耐心,先不要让自己焦躁,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然后再认识到孩子的情绪,孩子是因为什么产生情绪?多去了解孩子,了解她的家庭,了解她不开心的原因,孩子不快乐情绪有问题,很多时候和家长关系会比较大,幼儿园老师最好能和家长做好沟通。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和孩子的沟通技巧,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多去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当她发现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减少哭闹。有情绪不怕,有问题也很正常,担心的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用了不当的方法,反而伤害到了孩子。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幼儿园老师能够成功的帮助到孩子解决了她的情绪问题,那不正是幼儿园的核心价值之一么?处理的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生源,会让家长更放心,孩子更快乐
按照共情陪伴的步骤,
第一步:停
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清空自己正在思考的事情,也就是放空大脑,这样才能全身的面对孩子。
第二步:看
看孩子反应和行为表现地,
第三步:听
听听孩子怎么说,询问事情的经过。
第四步:说
对内容的反应,和对孩子情绪的共情
第五步:做
与孩子一起商议做些什么让她感觉好一些
不管孩子什么样的情绪,不能急于否定他的情绪,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无条件接纳孩子行为,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引导孩子以有效的方式处理情绪。
及时给予拥抱再安抚
谢谢邀请,孩子在幼儿园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我孩子一般如果有情绪如果不太过分,我都是抱抱她,让她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开心的事,有没有不开心的事。主要是想知道在幼儿园有没发生不开心的事,逗她诱惑她说出来,一般都没事。如果有就告诉孩子怎么对待老师,其实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委屈,也会把情绪带回家不知道怎么告诉父母委屈了孩子。